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郑阿钦带队到三峡集团向家坝增殖放流站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月24日-26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郑阿钦一行到四川宜宾三峡集团向家坝水电站,围绕珍稀鱼类疾病防控专题开展学术交流,并实地调研了珍稀鱼种保护和增殖放流工作。
向家坝增殖放流站负责人曲焕韬博士向郑阿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增殖放流站的历史背景和定位,并围绕中华鲟研究所 “三个一百万”目标开展的主要工作、重点任务和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鱼病室主任姚嘉赟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抑动蛋白结构的杀小瓜虫异喹啉生物碱的设计合成”学术交流报告,详细报告了新骨架生物碱的设计过程、模型构建、杀虫效果以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据了解,向家坝增殖放流站,隶属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主要承担包括白鲟、达氏鲟、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厚颌鲂、岩原鲤、长薄鳅、四川白甲鱼等9种金沙江、岷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和增殖放流任务,是三峡集团水电开发中鱼类物种保护的技术支撑单位、水环境保护创新平台、宣贯生态环保理念的科普窗口之一。
会上,双方针对长江上游珍稀保护鱼类圆口铜鱼、长江鲟等多个鱼种的养殖模式、种质繁育、疾病防控、生物安保等主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尤其针对小瓜虫病防治等共性痛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
会后,郑阿钦一行参观了向家坝增殖放流站标本陈列室,实地调研了育种生产车间和保种车间,进一步交流了生产过程和增殖放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郑阿钦表示,要牢牢把握 “长江大保护”这一历史机遇,两所在此背景下可以依托现有基础,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合理谋划科研方向,共同挖掘科研难点,合力攻关科研重点,探索全链条合作模式。围绕共同目标,推进合作进度,争取获得更多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对持续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入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共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2020年01月18日
-
2025年09月08日
-
2025年09月08日